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 上交所债券做市业务6日将正式上线******
中新网上海2月3日电 (高志苗)为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完善价格发现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3日发布消息表示,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债券做市交易业务将于2月6日正式上线。
据了解,首批做市商包括安信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财通证券和国金证券12家证券公司。
上交所介绍,自2015年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债券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托管量已达15.9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交易量达到380.2万亿,吸引了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等各类投资者的广泛参与,为建立做市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据悉,2022年1月上交所发布新债券交易规则,并在其中同时发布了债券做市业务指引,为债券做市提供了制度基础。近期上交所对拟参加债券做市的证券公司进行了做市技术验收,并组织证券公司开展债券做市业务专项技术测试。首批做市标的包括利率债券和高等级信用债基准做市品种。此外,各家做市商还可以自选做市标的。围绕做市标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了“上证基准做市国债指数”和“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并已于2月3日正式发布,指数标的券为上交所基准做市债券。
上交所表示,债券做市业务上线,旨在通过发挥做市商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债券市场提供流动性,激发二级市场活力,通过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债券市场风险定价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功能,是上交所持续加强买方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
下一步,上交所指出,将稳步推进债券做市业务,扩大做市商群体,拓宽做市券种范围,持续完善债券做市支持机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推进债券交易机制改革优化,以持续的产品创新与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市场效率和流动性水平,进一步激活市场发展动力,持续完善买方市场建设,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完)
西大科研人员发现地球最早的隐居型环节动物丝鳃虫******
中新网西安2月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和谱系分析发现,澄江拟管虫属于高度演化的环节动物,隶属于隐居型丝鳃虫类。该研究将环节动物门类蛰龙介虫目化石的发现从石炭纪前推到寒武纪早期,前推至少2亿年。
环节动物是现代重要的动物门类,在海洋和陆地都十分常见,目前已知至少有2万多种、81科,主要以蚯蚓、沙蚕和蚂蟥最为常见。目前研究认为环节动物门存在或起源于隐居类祖先,现代的扇毛虫(俗称笼头虫)就属于这个类群,但缺乏早期化石记录。
澄江化石库以精美的特异型软躯体化石保存而著名,化石再现了不同类型动物的消化道、管状血管、腿肢结构,甚至取食触手和刚毛。澄江动物群发现的化石已经超过220个属种,主要以节肢动物和各种蠕形泛节肢动物为主。但现代海洋中繁盛的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底栖动物却十分少见。
基于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长期积累的15枚澄江拟管虫标本,该校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课题组对该类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研究表明,早期认为的帚虫动物事实上属于形态高度演化的多毛类扇毛虫。该类化石的研究表明环节动物的隐居型起源于寒武纪早期,进一步表明环节动物至少在澄江动物群甚至更早时期已经发生大辐射,也证明了保存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型化石库在不同门类的保存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地球生命有38亿年的历史,5.6亿年至5.2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将地球划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成为地球演化的重要分水岭。长期研究认为寒武纪大爆发诞生了地球动物树的基本框架,诞生了现代动物门类的根,4.8亿年奥陶纪之后各门类的纲目科属种才大量出现,导致地球动物树才开始枝繁叶茂。
然而,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研究,尤其最新的环节动物“丝鳃虫”的论证对这种传统认识提出了新的挑战,表明寒武纪大爆发并非只是动物门级干群祖先类型的出现,酷似现代海洋的动物属种也突发性出现在5.2亿年前的海洋中。
“此次研究表明,有些现生动物门类的大多数类型,如环节动物可能并不在特异型化石保存的环境中繁盛或生活。因此,特异型化石库并不能完全揭示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过程,尚需其他环境化石的约束和补充,这为进一步探索现生动物类群的化石空白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张志飞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